语文教研组五月有感
五月随感
吉庆小学 丁圣梅 语文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在教学中,充分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一年级 语文 《咏华山》
每周一感
吉庆小学徐友珠
《咏华山》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它以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的形式出现。课文叙述了寇准跟老师登华山的时侯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这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文本和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中,我强调体现出了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努力提高阅读水平。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也注意到这一点:利用版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板画对华山有感性的认识,再设计了爬山的情节,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去领略华山的美丽,这样,学生便在故事的情节中自发性地进入阅读。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2、循文明像,突破“文包诗”难点。
“文包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品读描写华山高、雄伟壮丽的句子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的形式,理解华山高耸入云的壮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在充分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华山巍巍,耸入云霄的特点后,再出示诗句,让生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这首诗”,充分地相信学生,让他们在读中自悟、诗文对应,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3、自主识字,遵循主体性原则,
“与”“齐”两个字的教学,与其说是教,不如说是他们怎么自学自悟的。不管是笔顺,还是字形,都让学生“自说自话”,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正因为这样,在学习“齐”字时,学生才有了不能“两肋插刀”的精彩和“老师写得太小了”的勇敢。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为这堂课的和谐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吉庆小学刘爱祥老师语文学科
教学始终围绕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猴子为什么没有种成果树?这样的阅读就不会显得松散,提高学生思维的向度,教学更加有效。学生在围绕关键词句的品读中,在围绕课文空白点的想象中,文中的动物形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心灵波动。随着引导,学生的阅读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猴子的急于求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上,而是看到了三只小鸟对于猴子行为所起的作用,看到猴子行为背后蕴含的一些道理。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阅读。
二年级语文学科《猴子种果树》
吉庆小学 语文 朱爱凤
本课教学,本来我设计的是由“学问”入手,展开教学。通过查词典、到生活中找实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学问”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再通过最后一段应证“学问”的正确。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却不是这样的,当学生对“学问”的段落读了后,生出的疑惑是为什么他就能判断出粗的就是需要剪掉的?当我要求学生联系第一段读后想一想,学生说出是因为他是一个种桃能手,很有经验。但是又提出了疑问:还有几个叔叔也在剪,他们又不是种桃能手,为什么也能知道呢?我有些哑然,但是还是自圆其说地讲:那是在王大伯的指导下剪的。学生没有再深究。但我觉得我这句话说得并不高明,应该说:那些叔叔通过学习了解了剪枝的学问,所以也能像王大伯一样剪枝了。再引导学生关注剪枝的“学问”,再读体会,这样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会深入点。
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
学会抛砖引玉
吉庆小学 三年级 吉霞
在教完这课后,我对文本进行了适度的拓展,我让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减少是为了增多的例子。一开始,同学们都默不作声,似乎感觉这样的事情很少。我作了个提示,如种西瓜,一般一棵秧苗只让接一个瓜,其它的花蕾,瓜农一般都会给掐去,这样,接的西瓜才会又大又甜。后来,一位同学举到他家里做生意薄利多销的行为,让我和同学们感到很新颖很切合话题。接着,许多同学谈到了插秧、栽树的例子,这些证明同学们对本文的精髓部分已经掌握,于是,我告诉他们学习就是要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三年级 语文 《剪枝的学问》
《明天,我们毕业》随感
六二班语文 张晓芹
随着毕业脚步的越来越近,孩子们即将告别母校,踏上初中生活。这些孩子与母校一同走过了六年,见证着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是无比熟悉的校园,这里有诸多敬爱的良师,这里留下了曾经耕读的记忆。
教学《明天,我们毕业》这节课为了让孩子们对母校的爱、对母校的眷恋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我回放同学们一至六年级的生活录像,让他们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使同学们在一幅幅亲切的画面中感受老师、母校对自己的精心培育。接着自由畅谈“难忘的岁月”,说说六年里碰到最高兴的或不愉快的事,说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轶闻趣事,说说对学校的美好的建议。用回顾过去、面向现在、展望未来这一主线,牵动学生的情感线,从而激发他们把对母校的感激、眷恋之情升华为今天奋发图强,将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豪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