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写的有效链接沙龙研讨
各位领导、老师:
欢迎参加我们今天的语文教研组研讨活动!本学期我们研讨活动的主题是:阅读教学中读写的有效链接。今天应该是我们本学期的第11次集中研讨活动。我们研讨的原则一贯是“有一说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过去的语文课,关注的情感的比较多,关注语文知识点和语言表达的比较少。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语文既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文章怎么写。
一.下面我们首先有请资深前辈吴建国老师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上完课的想法,掌声欢迎。
二.再次感谢吴老师的辛勤付出!
“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两位大师的话都告诉我们,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怎样的“读”,才能更有利于“写”呢?读写结合中,怎样找准这个写的训练点,怎样写才能更有效?这节课写的训练点发掘的好吗?我们又怎样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呢?
下面就请大家聚焦吴建国老师这节课中的读与写和自己平时的教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今天的研讨成为百家争鸣的课堂。我们安排一个顺序,从低年级段开始!
理解“语言文字运用”
1、 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解读让我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2、 发言非常精彩,言简意赅,有自己的读到的见解。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从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这一角度来解读的。
怎样的“读”,才能更有利于“写”
4、 高瞻远瞩,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怎样读才更有效。
5、我觉得阅读教学中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品读是必不可少的,我把他概括为四点:1、品妙词2品佳句3品精段4品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学习课文的言语形式,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6 “实践出真知”, 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的,事例虽小,但我们收获不小(就是读时要为写做铺垫)
7、我想啊,也不知道对不对,语文阅读有两个阶段:一是从文字到情感;二是从情感再回到文字。揣摩文字表现形式,表达方法。就像吕叔湘老师说的,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
8、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不知其所为也。”只有读好书,读到位,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内化语言,才能更有利于写。
读写结合中,怎样找准这个写的训练点,怎样写才能更有效?
9.您觉得有什么不足或建议吗?我想我们吴建国老师也想听听不同的声音。
10.有的老师可能怕写的时候,时间长了会冷场,其实潜心思考的过程看似冷场实则是暖场,所以我们不必惧怕因学生安心思考书写造成的课堂宁静。
11.我听大概意思就是:拥有了字和词不等于拥有了语言,正如拥有砖头不等于拥有房屋一样。学生需要把砖头变成房屋的方法,这方法就是读中而来。
12.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如: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读写结合”的常用策略。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也找准了这个训练的点,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总是不能做到位,写,只是匆匆的“过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误区一:匆忙仿写,“读”的储备不够。
误区二:寻章摘句,整体感知不足。
误区三:随意结合,目标游移不定。
以前有部电影叫《让子弹飞》,里面的张麻子,他有一句口头禅,叫“让子弹飞一会儿“,将他的这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战于千里之外”的大将气度表露无遗。出于职业的本能,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课堂,老师,也有张麻子那种”让子弹飞一会儿“的从容,让学生多读一会儿,让学生多练一会儿,不要讲得不讲,给足时间,不光写还要交流点评,指出优点,给出修改意见,做到一次练笔一次收获。一写一得。
13.写要有明确的目标,写的时候要有必要的提示,不能让学生写有难度,只要写,都会有价值,无论是关注情感体验还是语言表达。但我们的写的训练不背离课文情境。
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想代表全体语文老师,请我们在座的领导( )为我们指点迷津,掌声欢迎。
感谢领导对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理想的课堂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的研讨也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感谢各位参与研讨的主任、老师,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